返回列表 發布時間:2022-08-21

激光微納制造與光學傳感技術研究團隊

 

一、 團隊研究方向簡介

本研究團隊緻力于将“微納光學結構”的新穎光學效應與傳統光纖傳感技術相結合,開展基礎及應用基礎領域的研究工作。團隊總體研究思路框圖如下:

1. 激光微納制造:聚焦超短激光脈沖細微加工應用領域,開展激光微納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及設備研制,并研究超快激光在激光光刻、激光微機械加工、透明材料内部的微納改性等方面的應用。

 

2. 微納傳感與光場調控:開發微納光學傳感器件,如MEMS傳感器、基于微光纖的溫濕度傳感器、微納生物傳感器等;研究人工光學微納結構中光場傳輸動力學行為,利用相位、振幅、偏振等信息實現微納光學結構中的光場調控;

 

3. 微納結構增強光譜技術及檢測應用:将微納光學效應(如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效應、光子帶隙效應等)、光纖傳感技術及激光光譜技術相結合,開展微納結構增強的拉曼光譜、熒光光譜、激光誘導擊穿光譜等方面的研究工作,并将相關技術用于食品安全、飲用水檢測、生物醫學等領域。

團隊制備的各種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光纖探針

基于光纖SERS探針的實際檢測應用

4. 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:研究高精度ROTDR、BOTDA等分布式光纖溫度、應變傳感系統,着重發展BOTDA中溫度、應變高精度解耦方法,用于地表/地震斷裂帶應變監測、隧道溫度監測、建築物入侵報警系統等實際應用場景。

https://www.neubrex.com/img/technology/kouseido/001.jpg

二、團隊成員

團隊負責人

王紅成藍底.jpg王紅成,男,博士,教授,博士後合作導師,廣東省本科高校物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。2007年從中山大學博士畢業後至今在東莞理工學院工作。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美國三大光學中心之一的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光學學院做訪問學者。主要研究方向為微納光學傳感技術、光場調控、深度學習算法等。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LED專項資金項目、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、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培育計劃項目、廣東省高校創新人才培育項目、東莞市社會科技發展重點項目等科研項目,在Optics Express、Optics Letters、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等刊物發表論文90餘篇,獲授權發明專利3項、實用新型專利10項。聯系方式:wanghc@dgut.edu.cn

團隊核心成員

劉晔,女,博士,研究員,物理與光電工程系系主任。2005年本科畢業于北京交通大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,2010年博士畢業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重點實驗室,2010-2018年在中科院安徽光機所從事科研工作,2018年以高層次人才引進方式入職東莞理工學院。主要從事微納結構增強光譜技術、激光微納制造、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。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、青年項目、國家重點研究計劃項目子課題、廣東省教育廳重大項目等多項科研項目,參與國家973、863、中科院先導專項等項目的研究,在Nanoscale、Sensors and Actuators B、Optics Express、Optics Letters、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,申請發明專利十餘項(授權7項)。聯系方式:liuye@dgut.edu.cn

周飛,男,博士,副研究員。2006年本科畢業于南開大學物理系,2011年博士畢業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重點實驗室,2011-2018年在中科院固體物理所從事科研工作,2018年以高層次人才引進方式入職東莞理工學院。主要從事微納光子器件及應用、MEMS器件研制方面的研究工作。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、青年項目各一項,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兩項,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、國家973項目的研究。在Angew. Chemie. Int. Ed.、Sensors and Actuators B、Opt. Express、Opt. Lett.等刊物發表文章70餘篇,引用次數2000餘次。聯系方式:fzhou@dgut.edu.cn

葉海,男,博士,講師。2013年博士畢業于暨南大學,獲生物醫學信息技術博士學位,主要研究方向為光纖傳感與生物醫學光學檢測技術。主持并完成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、東莞市社會科技發展項目(重點項目)、東莞市産學研合作項目等3項,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。發表科研論文十餘篇,申請專利十餘項。聯系方式:yehai@dgtu.edu.cn

張耿,男,博士,講師。2009年博士畢業于中山大學光電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,2010-2012年期間在東莞宏威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博士後研究工作,2012年7月後在東莞理工學院任教至今,2019-2020年期間曾在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訪學。主要研究方向有微納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、發光與顯示技術、光電傳感與檢測技術、光催化技術等。主持或參與國家、省市科技項目7項,發表SCI、EI檢索論文10餘篇,申請發明專利5項。聯系方式:zhanggeng@dgut.edu.cn

陳曼娜,女,博士,講師。2019年畢業于華南師範大學光學專業,主要研究方向為非線性光學、計算物理等。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理論物理專項、廣東省粵莞聯合基金項目各一項,參與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。在Phys. Rev. A, Phys. Rev. E, Opt. Lett.等重要期刊發表文章數篇。聯系方式:chenmn@dgut.edu.cn

張紹強,博士,講師。主要從事稀土-鐵超磁緻伸縮材料的定向生長制備、金屬氧化物納米材料的合成與檢測研究。先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。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5篇。聯系方式:zhangshaoq@126.com


黃曉園.jpg黃曉園,男,碩士,助理實驗師。主要研究方向為機器視覺、激光微納加工等。主持教育部協同育人項目2項,東莞市社會發展項目1項,參與多項國家、省市科技項目,在國内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餘篇,申請發明專利3項,實用新型專利5項。長期指導學生參加國家級、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及各類學科競賽,屢獲佳績。聯系方式:huangxy@dgut.edu.cn

吳熙,男,博士,西安交通大學-東莞理工學院聯合培養博士後。2010年本科畢業于西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,2018年博士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,2019年以博士後引進方式入職東莞理工學院。主要從事寬禁帶半導體晶體的生長和表征方面的研究工作。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了廣東省粵莞聯合基金青年項目,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、總裝預研和博士點基金等項目的研究,在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、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、AIP Advances等刊物上發表論文5篇,申請發明專利1項。聯系方式:wuxiak@126.com

廖毅鵬,男,博士,西安交通大學-東莞理工學院聯合培養博士後。2014年本科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,2019年博士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探測技術專業。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性能光纖傳感器的設計與應用,尤其是光纖傳感器在微尺度海洋動力過程的原位監測與測量。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了廣東省粵莞聯合基金青年項目1項,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1項,在Optics Express,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,IEEE Photonics Journal等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。聯系方式:ypliao@dgut.edu.cn

三、團隊成員近期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

序号

項目名稱

資助機構

經費

(萬元)

起止時間

1

高靈敏倏逝波光纖SERS探針及其微流控生物檢測應用

國家自然科學基金/面上項目

60

2019.01-2022.12

2

可見光激發下金納米顆粒修飾氧化鋅微納陣列薄膜的LSPR增強氣敏特性研究

國家自然科學基金/面上項目

54

2018.01-2021.12

3

多功能建築結構智能監測傳感器研發及工程化開發

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/子課題

90.7

2020.01-2023.12

4

惡臭氣體高精度在線監測技術研發及應用示範

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/子課題

160

2016.07-2020.06

5

高功率、大脈沖能量超快激光器關鍵技術研究

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/子課題

80

2017.07-2020.12

6

分數階光學系統中晶格勢對孤子和光束坍塌的作用機理及控制研究

國家自然科學基金/專項項目

5

2020.1-2020.12

7

基于光纖倏逝波的微流控-SERS光譜技術及在癌症早期診斷中的應用

廣東省教育廳重大科研項目

25

2020.1-2022.12

8

基于表面等離子體增強型光纖傳感技術的水中抗生素快速檢測系統

東莞市社會科技發展重點項目

20

2019.07-2021.06

9

微納傳感器件及應用

東莞理工學院青年科研團隊項目

30

2019.12-2022.11

10

攜帶軌道角動量的光束制備螺旋型光纖的關鍵技術研究

廣東省粵莞聯合基金/青年項目

10

2020.01-2022.12

11

微光纖高階模截止波長調控特性及其傳感應用研究

廣東省粵莞聯合基金/青年項目

10

2020.01-2022.12

12

複合助熔劑-溫度梯度技術生長高結晶質量GaN晶體的研究

廣東省粵莞聯合基金/青年項目

10

2020.01-2022.12

四、近年來的科研成果

學術論文

1. Fei Zhou, Ye Liu, Hongcheng Wang, Yadong Wei, Geng Zhang, Hai Ye, Manna Chen, and Dongxiong Ling, “Au-nanorod-clusters patterned optical fiber SERS probes fabricated by laser-induced evaporation self-assembly method”, Optics Express, 28: 6648 (2020).

2. Peng Chen, Hongcheng Wang, Manna Chen, Lifu Zhang, “Coherent interactions of Airy beams and solitons in nonlocal nonlinear media”, Optics Communications, 459:124915 (2020).

3. Ye Liu, Fei Zhou, Hongcheng Wang, Xiaoyuan Huang, and Dongxiong Ling, “Micro-coffee-ring-patterned fiber SERS probes and their in situ detection application in complex liquid environments”, Sensors and Actuators B: Chemical, 299: 126990 (2019).

4. Manna Chen, Qi Guo, Daquan Lu, Wei Hu, “Variational Approach for Breathers in a Nonlinear Fractional Schrödinger Equation”, Communication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, 71: 73-81 (2019).

5. X. Wu, H. Hao, Z. Li, S. Fan, Z. Xu, “GaN crystals growth in the Na-Li-Ca flux by liquid phase epitaxy (LPE) technique”, J. Cryst. Growth, 521: 30-33 (2019).

6. Peng Chen, Hongcheng Wang, Lifu Zhang, Ye Liu, Dongxiong Ling, Steering the propagation of finite-energy Airy beam by spatial phase modulation, Resutls in physics, 13: 102196(2019).

7. Manna Chen, Xiaorou Ping, Guo Liang, Qi Guo, Daquan Lu, Wei Hu, “Dark-bright Quadratic Solitons with a Focusing Effective Kerr Nonlinearity”, Physical Review A, 97:013829 (2018).

8. X. Wu, H. Hao, Z. Li, S. Fan, Z. Xu, “Fabrication of GaN single crystals at 700°C using Na-Li-Ca mixed flux system”, AIP Advances, 8: 055326 (2018).

9. Ye Liu, Zhulin Huang, Fei Zhou, Xing Lei, Bo Yao, Guowen Meng, and Qinghe Mao, “Highly sensitive fibre surface-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probes fabricated using laser-induced self-assembly in a meniscus”, Nanoscale, 8: 10607 (2016).

10. Hongcheng Wang, Multi-peak solitons in PT-symmetric Bessel optical lattices with defects, Front. Phys., 11: 114204 (2016).

11. Hongcheng Wang, D.N. Christodoulides. Two dimensional gap solitons in self-defocusing media with PT-symmetric superlattice, Commun Nonlinear Sci Numer Simulat., 38: 130–139 (2016).

12. Y. Liao, J. Wang, S. Wang, H. Yang, and X. Wang, “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for seawater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based on microfiber MZ interferometer with a knot resonator”,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, 34: 5378-5384 (2016).

13. Dilong Liu, Fei Zhou, Cuncheng Li, Tao Zhang, Honghua Zhang, Weiping Cai, and Yue Li, “Black gold: plasmonic colloidosomes with broadband absorption self-assembled from monodispersed gold nanospheres by using a reverse emulsion system”, Angew. Chem. Int. Ed., 54, 9596-9600 (2015).

專利

1. “一種錐形光纖SERS探針的制備方法”,發明,授權号:ZL201811342587.9。

2. “一種遠程SERS光譜檢測系統及方法”,發明,授權号:ZL201910052916.4。

3. “一種基于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的光催化原位監測系統”,發明,授權号:ZL201811350850.9。

4. “一種液相原位SERS檢測方法”,發明,授權号:ZL201910054272.2。

5. “一種倏逝波光纖SERS探針及其制備方法”,發明,授權号:ZL201811414826.7。

6. “一種實用化咖啡環圖樣光纖SERS探針的制備方法”,發明,CN201811144372.6。

7. “一種微流控生物監測系統及方法”,發明,CN201811421631.5。

8. “一種布裡淵光時域分析溫度、應變解耦方法及系統”,發明,CN201910010423.4。

9. “激光誘導一步提拉法制備錐形光纖SERS探針的方法”,發明,CN201811144266.8。

10. “高速光學相幹層析成像系統和方法”,發明,CN201511015130.3。

Baidu
sogou